11月22日-11月28日
【一周要闻】
●11月23 日上午,汪良发书记主持召开领导班子例会,安排本周工作。
●11月24日下午,黄山市永佳集团董事长江继忠一行10人来我校洽谈校企合作事宜。双方在图书馆三楼会议室进行了座谈,汪良发书记、汪建利院长、徐成钢副院长出席座谈会。
●11月24日下午,我校召开学生座谈会,就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进行沟通与交流。汪建利院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教务处、学生处负责人,各院系学生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11月24日下午,我校召开伙食工作会议。徐成钢副院长到会并讲话,后勤服务集团有关人员参加会议。
●11月24日-29日,李家祥副书记在旅游学院院长胡善风、艺术系主任周筱华、财务处处长方小平及外事办储雪芳的陪同下赴韩国友好合作学校进行考察交流。
●11月25日下午,我校召开教师座谈会,就教学工作、教学管理等问题征求意见和建议。汪建利院长、樊嘉禄副院长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教务处、人事处负责人,各院系教师代表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11月25日晚,汪良发书记、汪建利院长在办公室负责人的陪同下,拜访了来黄山出差的省教育厅李和平副厅长。
●11月25日,徐成钢副院长在总务处、监察审计处负责人的陪同下到芜湖建筑设计研究院就“高知楼”二期单体设计方案进行协商。
●11月26日上午,汪良发书记在学生处负责人的陪同下到香茗酒店参加世博安徽论坛。
●11月27日上午,汪建利院长主持召开院长办公会,研究科研、人事、总务等工作。
●11月27日下午,汪良发书记主持召开党委会,审定校级重点学科遴选结果和2010年人才引进计划等工作。
●11月27日晚,樊嘉禄副院长会见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大学合作专员福生安和路易,双方就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工作进行了交流。
●11月28日-29日,受安徽省旅游局和黄山市旅游局委托,我校承办2009年安徽省全国导游资格考试。
●近日,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发文《转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质量工程的五个文件的通知》(教秘高〔2009〕69号),公布了2009年度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我校林学专业获准立项建设,这是我校继“旅游管理”专业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立项的项目。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爱国歌曲大家唱――教育系统“祖国万岁”歌咏活动评选结果,我校荣获该活动高校优秀组织奖。
【每周发文】
●11月23日 汪建利签发 《关于2010年度校级科研究项目申报的通知》(校科[2009]16号)
●11月23日 徐成钢签发 《关于高等学校基本建设规费实行优惠的请示》(校基[2009]4号)
●11月25日 汪建利签发 《关于印发<黄山学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校发[2009]11号)
●11月26日 樊嘉禄签发 《关于印发<黄山学院质量工程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等的通知》(校教[2009]38号)
【系部动态】
●11月22日晚,香港元一集团黄山元一大观项目总工程师潘瑞海在二教楼二楼报告厅为建筑系师生作了题为《黄山元一大观项目介绍》的学术报告。
●11月22日晚,著名性格分析师、融通集团首席训练师杨虎先生受邀为旅游学院学生作了题为《爱的分享,重塑感恩情怀》的讲座。
●11月24日,机关党总支组织我校师生为昱西街道党工委主办的首期家政服务培训班学员授课讲学。
●11月24日下午,生环学院09生技二班与市消防指挥中心在豪生大酒店举办“赞老兵送老兵”联谊会。
●11月25日下午,学生处在就业查询室举办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培训会议。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代表和学生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培训会。
●11月28日晚,我校第六届校园主持人大赛在南区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拉开帷幕。
●近日,我校2010届师范专业实习生陆续返校,顺利完成为期六周的教育实习任务。
【媒体之声】
●《中国教育报》11月22日报道:《第二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研讨创新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今天在西安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呼吁,要加速培养创新人才,抢占全球竞争的战略制高点。顾秉林说:“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开展面向问题的研究型学习,经受运用新知识锲而不舍解决问题的过程磨炼,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顿悟瞬间,通过获得创新成果,形成自豪感,树立自信心。”
创新人才要在创新实践中培养,要开展创新性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在顾秉林看来,大学教育应“在通而不在专”,“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大学教育应着眼于“人格”的全面培养,“知、情、志”,不宜只讲“知”,使得“习艺愈勤而去修养愈远”。
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提出,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要突出“发挥专业特色、拓宽专业基础、加强能力培养、重在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思路,强调知识广度与深度并重,知识教育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并重,专业素质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并重,同时,要致力于建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加强“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实践性课程的开设,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如何发挥大学人才培养的优势,尽快培养和“冒”出一个个像钱学森一样杰出的科技领军人才,对各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告诉记者,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一方面,社会希望大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具有开阔思维、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难度越来越大,拔尖创新人才“冒”不出来。面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道德、情操的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还要让学生具有分析、批判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要下力气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人格,这是形成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本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陕西省教育厅等主办,西安理工大学承办。
●《中国新闻网》11月25日报道:《教育部设立常设机构监管直属高校学风问题》 教育部官员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教育部将进一步推进地方实施特岗计划,鼓励吸引更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在教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09“特岗教师”计划实施情况。他说,“特岗计划”盘活了农村教育一盘棋,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农村学校能不能补充新的血液,这是事关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大局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特岗计划是探索性的一条新路。
宋永刚称,下一步我们要认真总结前几年的工作经验,进一步实施好特岗计划,在本月20号,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农村教育特岗计划中央项目的规模,各地要因地制宜,积极实施地方“特岗计划”。
宋永刚指出,当前和下一步我们工作的着力点是:第一,争取明年扩大实施中央“特岗计划”早动手、早部署、早落实。第二,进一步推进地方实施特岗计划,鼓励吸引更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第三,促进各地加强统筹,严把教师入口关。第四,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激励更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为农村教育事业做贡献。第五,进一步加强管理服务。我们各级政府都有责任,为特岗教师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解决特岗教师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解决它们的后顾之忧,同时要大力宣传农村教师,包括特岗教师的先进事迹,推广各地抓教师队伍建设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